猻思邈,2015年出生,是青海省西寧市西寧野生動物園飼養(yǎng)的雄性高原亞種兔猻。
人工育幼長大后,猻思邈一直生活在西寧野生動物園。2018年,因被首次觀察到進行交配行為時,僅持續(xù)了四秒鐘而得名,猻思邈開始在網絡上“走紅”。
2022年10月10日,猻思邈因窒息不幸去世,終年7歲半。
兔猻是貓科兔猻屬的唯一動物,“猻思邈”所屬的高原亞種主要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qū)生活。
兔猻自身免疫系統(tǒng)不健全,抵抗力較差,對于一般貓科動物危害不大的弓形蟲病,卻極易威脅兔猻的生命。兔猻體型較小,應激反應明顯,受到驚嚇后可能會絕食甚至死亡。
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qū)生活。
兔猻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2015年,一位西寧市民在野外發(fā)現了“猻思邈”和另一只雌性兔猻,他們當時還是幼崽,被送到西寧野生動物園(同時也是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在這里住了下來,被飼養(yǎng)員用肉條養(yǎng)大。剛到西寧野生動物園時,“猻思邈”和同伴被安排到不起眼的小型貓科動物館,住所偏僻,很少有游客來看它們,很多游客都以為這是家貓。當時西寧野生動物園有3只兔猻,全都沒有名字,分別被人以“公的、母的、老的”來稱呼。人工育幼長大后,“猻思邈”一直生活在西寧野生動物園,該動物園也成為唯一能看到兔猻的動物園。
2018年,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決心把“猻思邈”打造成明星動物,不斷更新他的照片、視頻、表情包,把他們艱辛的繁育故事連載了100多篇。首次觀察到“猻思邈”進行交配行為時,該過程僅持續(xù)了四秒鐘。因此,它的名字取自于這個特別的經歷,以諧音命名為“猻思邈”?!蔼s思邈”開始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網紅,兩三年的時間內,擁有了很多粉絲。
2021年“猻思邈”與2019年救護的雌性兔猻“猻尚香”誕下一女,名為“猻大娘”,為國內第一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猻,填補了國內空白。兔猻是繼雪豹之后,西寧野生動物園的又一網紅物種。通過開發(fā)T恤衫、鼠標墊等相關文創(chuàng)產品,以及通過微博等網絡設置“猻爺在此”超級話題,青海兔猻的關注熱度超過雪豹,閱讀量達到9000萬,創(chuàng)下歷年新高。
2022年10月10日上午9:50,西寧野生動物園發(fā)訃告:中國唯一一只圈養(yǎng)雄性兔猻——猻思邈,在進食時因雞肉卡喉,不幸窒息死亡,終年7歲半。
“猻思邈”(雄性),西寧野生動物園2015年救護的幼崽。
“猻尚香”(雌性),西寧野生動物園2019年救護的幼崽,與“猻思邈”生下“猻大娘”。
“猻小滿”(雌性),西寧野生動物園2014年救護的幼崽,為園區(qū)年齡最大的一只兔猻。
“猻小妹”(雌性),西寧野生動物園2015年救護的幼崽,“猻思邈”的雙胞胎妹妹。
“猻大娘”(雌性),西寧野生動物園2021年人工繁育兔猻,為國內唯一一只人工繁育兔猻,“猻思邈”的女兒。
猻思邈的一生,未曾享受過遼闊的野外高原,未曾呼吸過凜冽的自由,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讓無數人知道、了解、關注、關心兔猻這一物種,并在我國兔猻人工繁育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不朽的豐碑。(西寧野生動物園)
回顧猻思邈短暫的生命軌跡,既能看到一個物種憑借互聯網被大眾迅速認知和喜愛的歷程,以及網紅后對于一座欠發(fā)達地區(qū)動物園帶來的改變,也能看到在流量時代下,野性自然與萌寵化短兵相接的喜憂參半。(《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