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張汶祥(姜大衛(wèi)飾)、黃縱(陳觀泰飾)皆為草莽中人,與馬新貽(狄龍飾)不打不相識,并結為異性兄弟。黃縱的妻子米蘭(井莉飾)愛慕馬新貽胸襟豪邁,抱負遠大,但馬新貽此時正在江湖潛伏,以力求上進的雄心和道德觀念的約束,建立起感情的堅強防線,未被米蘭的愛所沖破。待馬新貽任兩江總督,米蘭對于馬新貽愈加愛慕,而馬新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的道德和感情防線也徹底崩潰,終于占有了米蘭,殺害了金蘭兄弟黃縱。張汶祥聞得此事義憤填膺,刺殺了馬新貽,并在刑部公堂之上供認不諱。
姜大衛(wèi) 飾 張汶祥
狄龍 飾 馬新貽
陳觀泰 飾 黃縱
井莉 飾 米蘭
田青 飾 馬忠信
簡介 馬新貽堂弟
李修賢 飾 太平軍將領
樊梅生 飾 嚴振風
簡介 山寨原頭領
井淼 飾 主審官
1973年,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優(yōu)秀演技特別獎:狄龍
1973年,第19屆亞太電影節(jié)優(yōu)異演技獎:狄龍
該片是以京劇作為藍本卻加進不少枝葉,也滲進了他對名利場的嘲諷和對世事的感懷,使得全片結構均衡、思想與感情有較佳結合。本片的人物性格豐富而有層次,主角們都各有人性的優(yōu)劣點,并非單一的正氣凜然,或大奸大惡。真正的大反派,其實是令人沉迷的功名利祿,和失去理智的情欲。張被公堂審判的一幕,更道出了官官相衛(wèi)的腐化。友情、愛情、名利、權力、仇恨,交織成一出教人唏噓的人間悲劇?!洞恬R》是張徹導演的巔峰之作,除顯示了張徹的陽剛極致之外,亦盡情展現(xiàn)了他的暴力美學和他把京劇舞臺技藝結合于電影語言的成就,他與動作指導一代功夫大師劉家良的合作堪稱完美結合。(1905電影網評)
刺馬案是清代四大奇案之一,曾被多次改編成戲曲及電影。
張徹打算拍《刺馬》的時候,并沒有得到支持,因為南洋的海外華人,認為辮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詞,所以南洋不看好辮子戲。
《刺馬》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加入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矛盾,故事才更精彩。
張徹的考據工夫認真扎實,劇中馬新貽穿藍色金絲蟒袍,與山東菏澤醫(yī)專高尚舉的《刺馬案探隱》所描述的蟒袍一樣;張汶祥臨刑前穿紅衣也是當時的風俗。
張徹打算拍《刺馬》的時候,并沒有得到支持,因為南洋的海外華人,認為辮子就是屈辱的代名詞,所以南洋不看好辮子戲。《刺馬》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加入了人物的情感,性格的矛盾,故事才更精彩。張徹的考據工夫認真扎實,劇中馬新貽穿藍色金絲蟒袍,與山東菏澤醫(yī)專高尚舉的《刺馬案探隱》所描述的蟒袍一樣;張汶祥臨刑前穿紅衣也是當時的風俗。影片節(jié)奏緩慢,情感細膩,尤其是井莉和狄龍的段落。張徹井莉的表演也很出色。吳宇森作為張徹的副導演,喜歡張徹的多部電影,印象最深刻的是《刺馬》,他的《喋血街頭》與《英雄本色》與《刺馬》的情懷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