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的生活禁忌
河南過年禁忌:
1.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jīng)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飯、葷食及藥品:過去的傳統(tǒng)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里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補(bǔ)品補(bǔ)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這樣表示對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yàn)檫@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5.忌吃藥: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藥。
6.禁忌動刀子和剪子:說是"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7.忌動針錢:說是"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8.忌斧子劈木柴:說是"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9.忌借錢:說是"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chǎn)外流整一年"。
10.忌打家具(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認(rèn)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過在當(dāng)今社會,當(dāng)孩子們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緊,只要大人們趕快說上一句:"歲(碎)來(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也就化兇為吉了。
11.白天不可午睡: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yàn)檫^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12.忌倒污水、垃圾、掃地: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yàn)檫@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1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14.忌向人討債: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15.忌洗衣: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
河南人吃飯忌諱
河南鄲城民間對吃飯用筷有八忌:一忌舔筷;二忌迷筷,拿不定主意,手握筷子在餐桌上亂游尋;三忌移筷,剛吃過一個菜接著又吃另一個菜,中間不停頓,不配飯,四忌粘筷,用粘了飯的筷子去夾菜;五忌插筷,把筷子插在飯萊上;六忌跨菜,別人夾菜時,跨過去夾另一菜;七忌掏萊,用筷子在菜中間扒弄著吃;八忌剔筷,用筷子剔牙。這些禁忌大都是與衛(wèi)生、謙讓、禮貌有關(guān)。 另有些講究的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都有規(guī)矩,不許亂放。有“杯不出欄,筷不出緣”的說法??曜右旁诒拥囊粋?cè),以妨快(筷)分開之嫌,筷子要一般齊,怕聯(lián)想到“三長工短”的惡語。
勸菜家里用餐時,如果把筷子豎插在盛有食品的碗或者盆子上,往往會受到家里老人的阻止或呵斥,這是為什么?原來用筷禮儀中有這條忌諱。中國從很古的時候起,就有以食品祭祖的風(fēng)俗,祭祖時,考慮到死人和活人不一樣,活人用筷子進(jìn)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脫離軀殼,只有靈魂飄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祭品的碗盆上面才豎插筷子,而平常生活中如果將筷子豎插在碗或盆上,就算是犯了忌諱。 在飲食方面,莆仙人用筷的民俗忌諱也特別多。禁忌用筷子頭叩打嬰兒和小孩的頭部面部等,以防誤傷。如把筷子平放碗口,叫“碗口筷”,宴請賓客時這么做等于在下逐客令。莆仙沿海漁民飯后也忌把筷放在碗口,而是把手中的筷子在碗上繞了幾繞,再放下筷子,說這是怕船擱淺,筷子繞了幾繞,表示漁船繞過了暗礁和淺灘,然后停泊就安穩(wěn)可靠了。用飯前,把一雙筷子直插在飯中俗稱“死人筷”,只有在給死者上供品祭拜時才這么做。使用的筷子一長一短謂之“短命筷”,民間俗信“孕婦若使用長短筷,生下的孩子會跛腳”。平時忌用筷子敲碗盒。此謂“討飯筷”,因乞丐討飯時常敲碗盆伴有哀求聲。挾菜時,忌湯汁淌滴餐桌,這種情形狀如流淚,故稱“淚筷”;挾了菜又放下,謂之“半途筷”;挑精揀肥亂翻菜肴俗稱“亂筷”。辦喪事進(jìn)餐時,使用的筷子必須是白色的,如用紅色筷則是對死者大不敬,但也有例外,如死者有了五代孫的,用紅筷吃喪席,則表示這位老人有福氣,俗稱“吃?!薄5饺思易隹陀貌?,或進(jìn)飯館用餐,吃完筷子不宜擱在碗口上,也不用洗碗筷,一般由主人或店主洗。 餐桌上擺放筷子要放在碗的右邊,筷子頭朝座位,而祭禮時擺筷,則要將筷子頭朝神位,忌倒過來放。莆仙民間還有一忌,那就是什么時候才能動筷。入坐筵席后,要看坐在首席位上的人什么時候動筷,其它人才能動筷,這也是一種尊老敬賢的做法。席間,掉落筷子會被視為不吉利,可易換一雙,不要俯身去撿。特別是喜筵或正月餐飯時,不慎碰落了筷子,宜說聲“快樂”(與筷落同音)或“快快樂樂”以取回好兆頭。 中國漢族飲食禁忌,流行于全國各地。 中國人習(xí)慣用筷子吃飯,筷子一般用右手執(zhí)拿,俗以為拿筷子的位置要適中,忌諱拿得過高或過低。因?yàn)閺氖帜每曜拥奈恢每梢哉疾烦鑫磥砗⒆诱覍ο箅x家是遠(yuǎn)還是近,筷子拿得過高,對象必定離家遠(yuǎn),拿得過低,對象必定離家近。有些家長怕孩子離自己太遠(yuǎn),而有些父母則希望孩子能遠(yuǎn)走高飛,不要沒出息死守在自己身邊,這樣便對孩子拿筷子的位置各有所忌諱了。 民間還忌諱吃飯前用筷子敲空碗。俗以為這是“窮氣”,因?yàn)榕f時乞丐要飯時才這樣當(dāng)當(dāng)?shù)厍?。把筷子插在盛好的米飯上也是不允許的。據(jù)說這是喪葬時敬鬼神的方式,容易讓人想到死人,是不吉利的。山東一帶又忌諱把筷子橫擔(dān)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傳說明代之前有把筷子擔(dān)在碗上的風(fēng)俗,后來明太祖斥責(zé)說這是惡模樣,于是便逐漸成為一種禁忌。
宴請時,每張餐桌上的具體位次也有主次尊卑的分別。排列位次的基本方法有四條,它們往往會同時發(fā)揮作用。 方法一,是主人大都應(yīng)面對正門而坐,并在主桌就坐。 方法二,是舉行多桌宴請時,每桌都要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一般和主桌主人同向,有時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方法三,是各桌位次的尊卑,應(yīng)根據(jù)距離該桌主人的遠(yuǎn)近而定,以近為上,以遠(yuǎn)為下。 方法四,是各桌距離該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講究以右為尊,即以該桌主人面向?yàn)闇?zhǔn),右為尊,左為卑。 另外,每張餐桌上所安排的用餐人數(shù)應(yīng)限在10人以內(nèi),最好是雙數(shù)。比如,六人、八人、十人。人數(shù)如果過多,不僅不容易照顧,而且也可能坐不下。 根據(jù)上面四個位次的排列方法,圓桌位次的具體排列可以分為兩種具體情況。它們都是和主位有關(guān)。
二.河南人其他忌諱:
1.切忌用筷子敲打碗碟老人們認(rèn)為只有乞丐討飯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碟;
2.忌用筷子“搗”(戳)碗底用筷子“搗”碗底是民間治療喉嚨卡骨的土方法:手拿空飯碗放在卡骨的人的頭頂上,用一雙筷子從上至下“搗”碗底,邊說:“骨落,骨落”,據(jù)說這樣做,骨頭就會落下去。
3.在請客時,某些菜的擺放需注意把雞頭對準(zhǔn)客人以示尊敬;上整條魚時,應(yīng)將魚腹而不是魚脊朝向客人,以示尊重。一般而論,是因?yàn)轸~腹刺少味美。不過,這其實(shí)也有個典故,春秋時,專諸刺殺吳王僚,就是藏匕首于魚腹成功的,所以,讓賓客看到魚腹“清白”,以示善意。
4.跟船員、漁民、司機(jī)吃飯不可翻魚家里有親戚是做相關(guān)工作的,把魚翻過來是詛咒要出交通事故。吃完魚的一邊后,可以拆去魚的骨架,吃另一邊。如果不合時宜地翻魚,就等著別人翻臉吧。
5.在和河南人吃飯的用餐時不要隨便“橫筷”筵席中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diào)羹上。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不再進(jìn)膳了。橫筷禮一般用于平輩或比較熟悉的朋友之間。小輩為了表示對長者的尊敬,必須等長者先橫筷后才可跟著這么做。
6.不要用碟子吃飯吃菜,河南人認(rèn)為這樣的人“小氣”。碟子是用來盛骨頭、殘渣的,這也是河南人衛(wèi)生、有禮的表現(xiàn)。
三.河南人說話忌諱
1.不要隨意問別人“您吃完沒?”有的老人忌諱別人說他“吃完”,因?yàn)檫@意味著這是最后一餐了。
2.不要隨便說“好飽”、“撐死啦”之類的話河南的老人通常認(rèn)為這樣很沒出息的樣子,尤其是走親戚時候,切勿這樣做。
3.請客吃飯千萬別上七道菜河南人是很忌諱這個的,叫“食七”,只有在辦喪事時才上七個菜。
4.不說喪氣話酒宴上說喪氣話,會被認(rèn)為影響食欲;甚至因此而吵起來,更是令人食不甘味。有什么不好的話,吃完再說。
5.無論關(guān)系好壞,最忌諱隨便叫男人“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