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功的來源歷史
八部金剛功是由北宋全真教南宗第一祖張紫陽真人和南宋第五祖白玉蟾創(chuàng)造的,其中,張資陽真人提供了道家的奇經八脈理論,而白玉蟾真人具體設計。后經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一代傳人張至順老道長傳之于世。
金剛功是道教的嗎
金剛功是道教的。

金剛功是一種道教氣體養(yǎng)生法,也被稱為八部金剛功,起源于道教全真道龍門派。這種功法結合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規(guī)律和“陰陽五行”的中醫(yī)理論,通過特定的動作和呼吸方法來疏通全身的經脈,調整脊椎骨的變形與錯位,恢復正常神經系統功能,并協調五臟六腑的運作,以達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八部金剛功名字由來
八部,按天理來說,是四面八方。按人類來說,有上下前后四部,上下分南北,前后分東西。腳手分四部,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道家南五祖張紫陽悟出人身上有八脈: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這八脈匯合在一起,和全身三百六十五骨節(jié)八萬四千毫毛相通。八部金剛功的八個動作,從身體四面八方疏通八條脈絡。為什么叫金剛,意思說能把這個功練好,就能成就永遠不壞的金剛之體。
《八部金剛功》由《金剛功(外八部)》和《長壽功(內八部)》兩部功法復合而成。《金剛功》為陽、為剛、為外、為顯、為離、為火、為乾、為體、為后天、為基礎;《長壽功》為陰、為柔、為內、為隱、為坎、為水、為坤、為神、為先天、為上乘。修練《金剛長壽功》實為內外結合、剛柔結合、乾坤結合、坎離結合、先天之氣與后天臟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氣結合。長期習練可以達到“天人合一”虛空無為的境界和性命雙修、陰陽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