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股票前的十個問題
1、銷售額是實實在在的嗎?
說到現金,大家要明白的要點之一是:根據會計方面的規(guī)定,在某筆現金確確實實到帳之前很長時間,公司就可以將其計入銷售收入(最糟糕的情況是,這筆現金永遠也到不了帳)。這可能會大大影響你打算購買的股票目前的價格。那你怎么知道公司是否有這樣的事情?通??梢詮墓具f交的收益報告中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以技術公司 RSA Security 為例。在 2001 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的注釋中,該公司披露了它已經轉而采取更激進(不過也是合法的)的會計方法,在把軟件發(fā)給經銷商的同時就將其計入銷售收入──為什么非要等到終端用戶真正買走產品后再入帳呢?

2、這家公司如何賺錢?
掃一眼《財富》500 強公司的資料,你就能看到幾十個這種例子。這就是為什么每一位投資者都必須看公司最新的年報。你可以從年報中詳細了解公司的業(yè)務構成,以及每一項業(yè)務的銷售和收益數據明細。你還可以找到另外一個關鍵問題的答案:這些收益是否可能轉成投資者手中的現金?雖然“凈收益”和“每股收益”這些東西會成為商業(yè)媒體的頭條新聞,但這些僅僅是會計學概念。對股東而言,最重要的是實實在在、鐵板釘釘的現金,無論這些現金是以分紅的形式分給股東,還是以再投資的形式投入公司運營,從而推動公司股價上漲。經營帶來的現金流是正還是負,以及現金流是在增長還是在減少。找找看有沒有這樣的危險信號:(收益表中顯示的)凈利潤在增長,而現金流在減少。如果是這樣,可能就是一種跡象,表明公司使用了“創(chuàng)造性的”會計手法來夸大了賬面利潤,而這對股東毫無益處。安然公司就是一個例子。
3、與競爭對手相比,公司經營得怎么樣?
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前,要了解它怎么積聚起競爭實力,這一點至關重要。最容易入手的是分析公司的銷售數據。想要知道一家公司是否比競爭對手強,最好的線索就是看這家公司每年的收入。過去 10 年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表現一直強于標準普爾 500 指數。如果這家公司處于高增長行業(yè)(比如電子游戲),那么,他的銷售增長幅度與競爭對手相比如何?如果公司處于成熟的行業(yè)(比如零售),過去幾年中銷售是否持平或者有所增長?尤其要注意新競爭對手的銷售業(yè)績,特別是在那些已經停止增長的行業(yè)。
在對比該公司及其競爭對手時,別忘了比較成本。以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和福特為例,它們都背負著退休人員的養(yǎng)老金和醫(yī)療保險這樣的沉重負擔,這些開支使得它們在與豐田和本田等外國對手競爭時處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4、經濟大環(huán)境對公司有什么影響?
一些股票的周期性很強──換言之,公司業(yè)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整體經濟狀況。周期性波動股票有時貌似價廉物美,實則不一定。比如說,在經濟下滑的時候,紙業(yè)公司股票價格可能會變得非常便宜。但這是大有原因的:經濟不景氣,許多公司減少廣告開支,報紙和雜志頁碼變少,所以造紙公司的銷售量就減少。當然,經濟走出低谷時,事情又會朝另外一個方向發(fā)展。
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利率的走勢,因為利率的變動會對很多行業(yè)產生巨大影響。比如說,過去兩年里利率大幅降低,從而導致房屋再貸款和消費者支出急劇增加。這對住宅建筑商、電器制造商和零售商等行業(yè)是極大的利好。但是,利率不大可能繼續(xù)降低,且大部分經濟學家也預計 2004 年利率可能會上調。所以那些受益于利率下調的公司的增長可能會大幅放慢。
5、哪些因素可能在未來幾年損害甚至毀滅公司?
有一些公司的風險天生就比別的公司大??纯茨切┖翢o盈利的生物技術公司吧,這些公司在其神奇藥物沒有通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審批后,公司股價一下子就從天上摔倒了地下。這還使我們認識到了很重要的另外一點:如果某個公司的業(yè)績大大依賴于某個人的行為和名望,那么這時你就要警覺了:這支股票的風險很自然就會較一般股票高出數個等級。
6、管理層是否隱瞞了開支?
縱觀一家公司的歷史,沖銷和重組支出通常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年復一年都有計入“一次性”支出的習慣,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這實際上使得投資者無法了解到底公司利潤如何。比如說,零售商凱馬特(Kmart)在 2002 年倒閉之前不斷將什么開支都計入一次性支出,從關閉經營不善商店、沖銷過時的庫存到“重新定位”互聯網業(yè)務的開支都包括在內。
如果你發(fā)現一家公司過去五年的收益報表中,至少有三年出現了一次性支出,那就要對這支股票提高警惕。實際上,她的研究發(fā)現,70% 的情況下,這類公司的股票的表現始終弱于標準普爾 500 指數。要查看財務報表后面的注釋對一次性支出的解釋;有時候這種支出來源于那些實際上對公司有利的舉措,比如說通過更低利率的再融資提前償還債務。但通常而言,這種支出對于有意投資的人是壞消息。
7、公司是否量力而為?
即使目前公司的利潤看上去很不錯,但如果公司積累了一大堆長期債務,這種好時光就難以長久。買任何一支股票前,你得先看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有多少債務──債務過高是很有風險的,因為銷售減少或者利率上調可能會危及該公司償還債務利息的能力。而且高負債率還大大降低了業(yè)務的利潤率。如果你欠了一屁股的債,你不僅必須走對路,而且還得知道什么時候走對路,否則你就死定了。此外,債權人擁有優(yōu)先獲得賠償的權利:公司必須首先償還債務的利息,但沒有義務必須向股東分發(fā)紅利。要判斷一家公司是否負債過多,可以用長期債務除以資本總量(債務加上股東權益──這兩個數據都可以在資產負債表上找到)。如果結果大于 50%,很有可能公司的負債超過了其償還能力。
8、誰掌管大局?
對于一般的局外人而言,評估一家公司管理團隊的質量通常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專家認為,投資者購買股票前仍然應該考慮一些傳統(tǒng)的指標??烊丝煺Z的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銀行分析師麥克"馬約(Mike Mayo)建議,投資者可以讀一讀歷年來首席執(zhí)行官在年報中致股東的信??纯垂镜墓芾韺觽鬟_的信息是否始終如一,還是經常變換策略,或是將公司經營不善歸咎于外因。如果是后者,就要避開這支股票。
9、公司真正的價值是多少?
如果你買進時股價過高,那么就算是買了全世界最好的公司的股票,也會變成最糟糕的投資。同理,如果你低價買進一支股票,哪怕這家公司基本面平平,也可能會成為你投資組合中的明星。但正如巴菲特在《財富》2001 年投資指南”中指出的那樣,投資者往往什么便宜買什么,但就是不這樣買股票。事實上,投資者總是更愿意等到股票價格上漲后再買進。
不要落入這種陷阱。如果你想買的股票最近成交量巨大,而且創(chuàng)出一年來的新高,要找出背后的原因:這支股票受到眾人追捧,并不能成為你買進的理由。華盛頓州立大學的金融學教授約翰"諾夫辛格(John Nofsinger)說,“散戶投資者總是愿意隨大流”。他著有《瘋狂投資:心理因素如何影響投資》(Investment Madness: How Psychology Affects Your Investing)一書??墒牵绻驗槠渌硕荚谫I進某支股票,你也打算買,那你不就成為最后一個買進的了?難道你不愿意先于眾人買進嗎?
所以,股票的市盈率(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仍然是衡量公司價值的最好、最快捷辦法。通常的規(guī)則是,大部分追求增值的投資組合經理不會碰那些市盈利高于 30 倍的公司,哪怕這家公司處于增長型行業(yè)(原因何在?如果投資者想要從投資這種公司中獲利,公司的回報就必須較整體市場價值高出 50%)。記住,如果你是用來年或者后年的收益預期來計算市盈率,那么你就是在猜測,而不是計算。下一個關鍵步驟就是審查現金流表,看看經營是否帶來正現金流(最好是不斷增長的現金流)。如果一家公司的現金流一直都是負值,那么其股價的上漲多半是大家的一廂情愿,而不是經濟的真相。
10、我確實需要擁有這支股票嗎?
在美國各交易所公開交易的股票大約有 15,000 支,因此沒有那支股票是你必須投資的。但通常我們一相情愿地認為,如果不買進世通(WorldCom)或者 eToys 股票,我們就會錯過發(fā)財的好機會。諾夫辛格說,“多數情況下,我們根據道聽途說投資,這通常沒有好結果”。所以在這里你要對自己保證,至少在你回答完第一至第九個問題之后,才會買進股票。如果你在此基礎上投資,那么無論市場是沉是浮,你都會堅定地持有自己的股票。你也會知道自己是為長遠經濟利益進行投資,而不是賭博,這會讓你倍感欣慰。
聲明:以上信息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具體實際情況請以企業(yè)公布最新實際情況為準,如有錯誤解讀,請聯系修正或刪除。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