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年,受兄弟會資助,入普列羅夫市的拉丁文法學校學習。在校三年期間,他刻苦自勵,發(fā)奮學習,成績優(yōu)秀,表現(xiàn)出卓越的才能。
1611年畢業(yè)后,被“兄弟會”選送到德國的赫爾伯恩大學學習。大學期間,在阿爾斯泰德等進步教授的影響下,為他后來從事文化教育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1613年,在西歐作了短期旅行,這次旅行使他領(lǐng)略了自然的風采,體察了民眾的生活,熟悉了文化民俗。這些無疑擴大了他的視野,挖掘了他的認識,使他的思想更具生動和實際的意義。
1614年,從海德堡徒步回國,被“兄弟會”委任為他的母?!樟辛_夫拉丁文法學校的校長。他以極大的熱誠獻身于教育事業(yè),開始研究教育改革問題。
1616年,在教育革新上作了第一次嘗試,參照克拉克的方法編寫了一本小型的語法指南《簡易語法規(guī)則》。同年被選為“兄弟會”牧師,在奧爾光茲擔任圣職。
1621年,西班牙雇傭軍攻占富爾涅克,并放火燒城。其家產(chǎn)、藏書和所有的論文手稿化為灰燼,他本人幸免于難,只帶著幾件僅存的衣服逃出了富爾涅克。
1618年,發(fā)表《致天國書》,深刻揭露了當時種種不平等現(xiàn)象。
1624年,同其他“兄弟會”成員繼續(xù)從事救國活動,并進行教育研究,教導會員子弟。他們深信良好的教育是復興祖國和改良社會的主要手段。
1632年,出版了《母育學?!芬粫谌祟愂飞鲜状沃贫?歲以下兒童詳細的教育大綱,這是他的偉大功績之一。實際上,他也是最先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之一。
1668年,寫成《唯一的必要》一書。他把這部作品獻給荷蘭的魯布拉赫親王,懇求親王宣揚和平,謀求公共幸福。
1670年11月初,在臨終之際,對尚未完成的“泛智論”著作還耿耿于懷,仍然不忘教育事業(yè)。他把兒子叫到床前,一再囑咐要整理好他的所有手稿和草稿,以待出版,留給后世。
1670年11月15日,帶著對祖國的眷戀之情與世長辭。
《致天國書》《語言學入門》《語言學初聽》《大教學論》《母育學?!贰段锢韺W概論》《世界圖解》《唯一的必要》等
夸美紐斯受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對人具有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充滿信心,主張通過教育使人獲得和諧發(fā)展,希望通過教育改良社會,實現(xiàn)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論是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謂“泛智”,就是使所有的人通過接受教育而獲得廣泛、全面的知識,從而使智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他主張學習廣泛的知識,掌握學科知識的精粹;強調(diào)所學內(nèi)容要對實際生活有用;重視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以及各種語言的學習;注重學生行動能力的訓練等??涿兰~斯在《大教學論》中還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學原則,如直觀性原則、啟發(fā)誘導原則、量力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鞏固性原則,以及因材施教原則等。這些原則依然是我們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遵循的基本原則。
夸美紐斯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從理論上詳細闡述了班級授課制以及相關(guān)的學年制、學日制、考查、考試制度。是對班級授課制等作系統(tǒng)理論闡述的第一人??涿兰~斯以他在教育理論上的卓越貢獻,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夸美紐斯主張普及義務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實際上是對所有兒童授以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從事腦力勞動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則更是少數(shù)“智者”的權(quán)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夸美紐斯打破了封建主義的禁錮,主張人人有權(quán)利接受教育,適合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