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島紅茶,海南原生大葉種紅茶。茶青全部選自北緯18度世界優(yōu)質紅茶產區(qū)五指山水滿鄉(xiāng)。中國海島紅茶由五指山大葉種茶科所監(jiān)制出品,中茶所專家領銜指導,采用黎族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工藝相結合的制茶方法,保留了純正海南黎族傳統(tǒng)五指山紅茶口感,具有“烏潤顯金毫,琥珀帶紅亮,茶香濃香鮮爽,滋味鮮醇悠長”的特點。
中國海島紅茶以五指山紅茶為原料。五指山紅茶茶在明代就已列為貢品上貢朝庭。
1000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謫居海南時寫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貿香為業(yè)……”明正德六年《瓊臺志·土產》就記載有海南早期的茶事,當地黎族同胞早有采集野茶的習慣,水滿茶(因生長在五指山的水滿村一帶而得名,“水滿”在黎語里是“古老”、“至高無上”)便是其代表。
五指山紅茶再清代時被定為南荒貢品。清朝張?zhí)?、邢定給、趙以謙等人幕修,后經郭沫若同志點校出版的《崖州志》一書所記述:“明土貢品主要有……牙茶、葉茶”。因此,崖州在明代不但已有五指山區(qū)出產的茶葉上貢朝庭,且上貢的五指山茶葉均經過精細加工。
外在感官特性:條索緊結肥碩、棕褐油潤;烏潤顯金毫,琥珀帶紅亮,茶香濃香鮮爽,滋味鮮醇悠長;琥珀湯、奶蜜香。
內在品質特性:富含茶多酚、茶黃素、多種游離氨基酸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元素。其中水浸出物≥34.0%,總灰分≤7.0%,茶多酚含量大于≥10%,游離氨基酸含量 ≥1.5%,咖啡堿含量≥2%,茶黃素含量≥0.1%,茶紅素含量≥2.5%。
中國海島紅茶產自五指山水滿鄉(xiāng)。五指山是海南省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區(qū)和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區(qū),屬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的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多雨多霧,光、熱、水資源豐富,土質微酸、土層深厚肥沃,發(fā)展茶葉生產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中國最南端的高山云霧茶葉產區(qū)。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氣候的滋潤,成就了五指山茶葉的優(yōu)良品質。
1、土壤好。土地組成以中酸性噴巖為主,加上歷年植被的枯枝落葉腐爛,土地較肥沃,適于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生長。
2、境內植被好。濕度高,云霧漂浮,如濾光篩子,吸收光波較長的紅橙光和紅外光,使光波較短的藍紫光和紫外光通過,利于葉綠素b的生成。
3、日照時間長。有利于茶樹更有效的利用光能,提高葉中物質積累,促進芳香物質形成,利于有機物質積累,提高茶多酚、咖啡堿和氨基酸含量,有利滋味形成。
中國海島紅茶茶青全部選用五指山水滿鄉(xiāng)精品原生大葉種茶,采用黎族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工藝相結合,精制而成。口感保留了純正海南黎族傳統(tǒng)五指山紅茶口感,香氣更加濃郁持久,入口更加鮮爽回甘,湯色紅亮,多泡后色澤依然純正。只有產自水滿鄉(xiāng)的大葉種紅茶,才能稱之為中國海島紅茶。
中國海島紅茶產量較少,海南大葉種紅茶種植面積不到2000傾,極為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