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只有通過凝結后瀝干而制成的奶制品才可以被稱為“奶酪”(Fromage)。
作為原材料的奶可以是牛奶,山羊奶或者綿羊奶;可以是未煮熟的或者是經(jīng)巴斯德滅菌的。
法國的奶酪超過一千種:每個地區(qū),每條河谷或是山谷都有自己獨特的奶酪,而且風土、口味各具特色。
法國在奶酪的成熟方面也擁有獨一無二,而且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
口感柔和,未完全熟成,味道較大眾化;因尚未完成發(fā)酵程序,所以保存的期限很短,水份多口感新鮮,柔軟中帶著乳香,由于保存期限太短,因此大多在原產(chǎn)地銷售食用,極少外銷。
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成熟的奶酪,有著濃濃的奶香,口感綿柔細致。與新鮮奶酪不同的是軟質奶酪己經(jīng)完成奶酪的發(fā)酵成熟程序,有奶酪制品特有的風味,是最受歡迎的奶酪種類。
常見種類:布利(Brie)不錯,卡門培爾(Camembert)味道很強。
這種奶酪的生產(chǎn)過程同花皮軟質奶酪一樣,但在整個成熟期需要頻繁水洗,這樣它的表皮就呈橙紅色。經(jīng)淡鹽水水洗之后,奶酪團和表皮都能保持濕度和柔軟性??诟邢喈敶己?。這種奶酪需要保存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濕度應接近90%,溫度應在12°C至15°C之間。
常見種類: 明斯特奶酪(Munster),利瓦若奶酪(Livarot),以及伊波斯奶酪(époisses)。
硬度由半軟到軟膏,有美麗的藍綠色大理石花紋或點狀圖案,這是由內(nèi)含的特殊益菌發(fā)酵所形成,是法國奶酪家族中極為特殊的一類,散發(fā)出獨特的香氣,口感清新特殊。
這種奶酪需要壓榨,但無須煮熟。奶酪的成熟期較長。較長時間的熟化過程,乳香味濃郁,質硬、帶咸味,外表色澤多變。
常見種類:岡塔爾奶酪(Cantal)和雷布洛奶酪(Reblochon)。
性質接近中硬奶酪,外皮更為堅硬;有些奶酪中間有氣孔,這是熟化過程中氣體造成的變化。這類由法國傳統(tǒng)農(nóng)莊與高山水草蘊育出的絕佳風味, 入口略咸,越嚼越有味。
常見種類:孔泰奶酪(Comté)不錯, 埃曼塔奶酪(Emmenthal), 格魯耶爾奶酪(Gruyère)。
屬于小尺寸的奶酪,有多種形?的外觀,有些還覆有灰褐色的外皮。顧名思義是由山羊的乳汁制成,香味與牛奶奶酪截然不同,味道可口略帶酸性和刺激性,口感近似果仁。食用山羊奶酪的最好季節(jié)是三月和十月,一般搭配當?shù)禺a(chǎn)的白葡萄酒,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常見種類:大羊奶酪(Chavroux)、純羊奶奶酪(Buchette Couturier Fresh Goat Cheese), 圣摩爾奶酪(Sainte-Maure), 沙比舒奶酪(Chabichou)等。
奶酪富含乳鈣、蛋白質及維他命B。因此,一塊30克的埃曼塔(Emmental)或者一塊40克的藍紋奶酪(Bleu)所含的鈣質相當于一碗牛奶(全脂、半脫脂或者全脫脂),即成人每日所需鈣質的1/3。
對于不喜歡或是無法消化奶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奶酪來代替奶。其實,奶酪比奶更容易消化,因為大部分的乳糖都會在瀝干的過程中消失,而蛋白質則會被預經(jīng)人工消化。
奶酪有著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因此它在飲食平衡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奶酪是鈣質的重要來源,鈣是骨骼和牙齒的組成部分,而且能夠提供優(yōu)質的蛋白質,包含各種必要的氨基酸、脂類、能量來源和脂肪酸、維他命和乳糖。
幾升的奶就可以制作成各種口味不同和風味迥異的奶酪。奶酪擁有多種多樣的口味,從新鮮的,到軟質或硬質的,再到濃厚或輕盈口味的。
從擠奶到乳品廠像所有奶制品一樣,奶酪制作的第一步從奶牛農(nóng)場開始。農(nóng)場主對奶牛進行擠奶,機器模仿了人用手擠奶的動作,實現(xiàn)了擠奶自動化。擠出來的奶馬上冷藏,保證貯藏質量。經(jīng)過分析檢測來判斷奶是否可食用,然后由等溫槽罐卡車收集起來運至乳品廠,接著進行奶酪加工。
巴斯德滅菌巴斯德滅菌技術是幫助清除奶中某些不受歡迎的微生物。奶在兩塊加熱板中加熱至72°C,持續(xù)15秒。這個步驟不是必須的,根據(jù)所要加工的奶酪來決定需要未煮熟的奶還是巴斯德滅菌的奶。
凝固
凝固是奶酪制作過程中很重要的一步。目的就是通過動物凝乳素(從小牛的胃中提取的胃液)或者微生物凝固劑(酶)的作用,讓奶凝固。兩者都是奶酪制作必不可少的,根據(jù)要加工的奶酪種類不同,規(guī)則也不同。生產(chǎn)者可能選擇凝乳素(大部分都是選擇這種),也可以選擇微生物凝固劑。(酶來自牛的胃),根據(jù)不同奶酪品種。
制模
凝固之后得到的是凝乳。根據(jù)不同奶酪的形狀要求,將凝乳放在不同的模具中成型。
瀝干接下來的一步就是將凝乳瀝干,以此將奶酪和乳清分離,從而延長保質期。新鮮奶酪和白奶酪在這步結束后即可食用。
鹽漬
對于其他的奶酪,還有需要進行幾個步驟以完成制作過程。獲得的新鮮奶酪出模然后鹽漬,要么撒上細鹽,要么浸入鹽鹵。鹽漬對奶酪有三個直接的作用:第一滅菌,第二易保存,第三給奶酪增加風味。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奶酪的特殊生產(chǎn)工藝過程中,用添加了勃艮第白蘭地葡萄渣 (由壓榨后剩下的果皮,籽和部分果肉釀制) 的鹽水來洗奶酪。
成熟成熟是奶酪制作的最后一步。不同種類的奶酪成熟期由幾天到幾個月不等。我們稱奶酪成熟,也就是發(fā)酵。整個發(fā)酵過程由制作奶酪的專家控制,調節(jié)地窖里的溫度和濕度。完整的奶酪生產(chǎn)過程需要專業(yè)的技術和足夠的耐心。
奶酪和畜牧業(yè)出現(xiàn)在同一時期,始于新石器時代,即公元前7000年。這種對奶的加工方式在當時是高度機密。例如,在古埃及,只有教士們才知曉這個秘密。
這個詞來自制作奶酪的模具名稱。最開始,人們使用帶孔的模子來凝固奶,然后瀝干。這些奶酪瀝干器在拉丁語中名為“forma ”,而希臘語中名為“formos”,意思是供人們用來放凝乳的柳條容器。到了十三世紀,“forma”變?yōu)榱恕癴ormage ”,到了十五世紀,出現(xiàn)了“fromage ”這個專有名詞。
中世紀時期,歐洲的僧侶發(fā)明了使奶酪成熟的技術。在汝拉山脈和阿爾卑斯山脈地區(qū),一些山區(qū)的村民團體獲得自由,組成制作奶酪的合作組織,從此可以制作大的奶酪。
到了十三世紀,第一個奶酪制作合作社誕生于法國Déservilliers地區(qū),當時的農(nóng)民為了尋找創(chuàng)收的方法,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制作奶制品而獲得利潤。
新鮮奶酪工業(yè)化由Charles Gervais在1850年在法國發(fā)起。剛開始是使用涂層瀝干法生產(chǎn)新鮮酸乳酪(Petit Suisse)。
十九世紀發(fā)明了巴斯德滅菌法。化學家和生物學家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通過對熱量破壞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加熱可以殺死致病細菌。
這個技術打開了奶酪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