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慶小面是什么面做的
正宗的重慶小面為堿水面,面條顏色為黃色,聞起來有濃郁堿香味,重慶小面一定要選用新鮮的水面,重慶人稱“水葉子“。堿水是天然堿,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鈉和碳酸鉀。適當?shù)膲A可以使粉狀在受熱分解時,吸收水份,達到良好的黏彈性。堿水還有防腐作用、中和酸性等功能。重慶小面的面條從形狀上分,大體上有六種,主城區(qū)用圓形細面比較多,早餐攤和市井老面館還能吃到韭菜葉和寬面。

1、圓形細面
應該是主城區(qū)使用范圍最廣的品種,口感不是太好,膠質(zhì)感有點重,不過面條比較細,能很好地吸收麻辣調(diào)料和油脂滋味。
2、條形細面
在區(qū)縣比較容易吃到的條狀面條,跟掛面比較接近,也比較容易入味。小時候到鄉(xiāng)場趕集時在老館子里吃到過,現(xiàn)在吃得比較少。
3、方形粗面
切面接近正方形,面條筋道比細面好很多,極少數(shù)面館用的這個品種。沒那么容易入味,但筋道足,更適合做干溜。
4、韭菜葉
寬條狀面條,因形似韭菜葉而得名,主城區(qū)不少老面館和面攤上比較容易吃到。面條雖略寬但比較薄,也容易入味,比細面有筋道。
5、條形寬面
約有一指寬,寬點的有拇指寬,個人吃得比較少,一些老饕喜歡這種,干溜比湯面好吃。
6、掛面
機器水面出來之前,我們普遍吃的是掛面,自家煮面條基本上都是這種,包括家庭版重慶小面,加了豬油最好吃。
二、重慶小面是湯面還是拌面
重慶小面分湯面和干溜兩種類型,干餾面也就是干拌面,可素可帶澆頭。
重慶小面湯面
重慶小面里吃湯面的人應該是最多的,湯頭有好有劣,上品大骨湯,中品雜肉湯,下品白開水。相較于干餾,湯面少了幾分濃郁和油膩,要爽口一些,即便是在各種佐料下得也很猛的情況下。面吃完了,喝幾口滿是佐料精華的面湯,將食物送下食道又滿嘴溢香,還能從面湯中品出一家面館的綜合水準。
食材:
主料是面條200g、油菜50g、香菜10g、冬菜20g、榨菜20g;輔料是油適量、鹽適量、辣椒面適量、花椒面適量、姜粉適量、蒜蓉適量、花生米適量、芝麻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蔥碎適量、麻油適量、花椒粉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所需食材。
2、豬骨加入水蔥姜小火煮至1小時。
3、把辣椒面和芝麻放入小碗中。
4、鍋中注入油燒至6成熱。
5、將熱油澆在辣椒碗中,攪拌均勻即成油辣子。
6、花生米放入鍋中炒香。
7、把炒香的花生米壓碎備用。
8、取一碗,加入蔥碎、蒜蓉、姜粉、花椒粉、冬菜、榨菜、花生碎、醬油、醋、油辣子、麻油。
9、鍋中注入水,燒開下入面條煮熟。
10、加入洗凈的油菜。
11、料碗中,加入燒開的大骨湯,把調(diào)料沖開。
12、將面條撈入湯碗中,撒上香菜即可。
干餾重慶小面
干餾也是重慶人比較偏愛的面條之一,做法比湯面更為復雜,因為調(diào)料的配比要十分精準,吃起來味道咸香適宜。一碗正宗的重慶干餾小面即使不放雜醬也十分美味,但干餾的做法千變?nèi)f化,多了一種配菜,口感就大不相同。
食材:
干餾主料為豬肉,輔料多為辣椒、榨菜、芽菜、碎花生等。豬肉選用三成肥、七成瘦,吃起來肥而不膩,口感香糯。干餾的精華在于底料,底料做好了,面條吃起來才令人回味無窮。
做法:
1、干餾小面的主料——面條,必須使用堿面,辣子醬最好的味道是香辣味,糊辣味不適合堿面,制作出來的干餾味道會苦澀。佐料準備好熟菜油、豬油、十三香、辣椒、老姜、蔥蒜、洋蔥、榨菜、酥花生仁、炒香的白芝麻、醬油、綠葉菜(無堿面建議使用白菜)。
2、熱鍋滴幾滴油,放入干辣椒小火炒香,辣椒變色變脆之后撈起,用石臼舂成辣椒面;花椒粒同樣的方法制作,與辣椒面混合。
3、將豬油、十三香、辣椒面、酥花生仁、蒜、炒香的白芝麻混合備用。
4、將熟菜籽油入鍋燒至發(fā)白,放入大蔥、老姜片、洋蔥炸出香味,撈出料渣,等油溫降至六成熱時,淋在辣椒面底料碗里,一邊淋,一邊用筷子快速攪動碗底,讓調(diào)料都均勻的被油溫激發(fā)出味道,晾涼后密封儲存,一夜后開蓋香氣撲鼻。注意時間不要太久,以免變味。
5、將經(jīng)過密封已經(jīng)完全散發(fā)出香味的辣子醬底料舀一大勺,放入雞湯煮過的小面,圍上青菜,撒幾粒蔥花,再淋上炸醬肉末,一碗熱氣騰騰的、麻辣爽口的重慶干餾小面就做好了。